大連化物所微流控芯片模式生物衰老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4-30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秦建華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以微流控芯片為平臺的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抗衰老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研究成果被選為封面文章發表在近期Integrative Biology (Integr. Biol., 2014, 6, 35-43)上。白藜蘆醇苷是一種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功效成分,是白藜蘆醇的糖苷衍生物,具有保護肝臟、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菌、抗病毒、降血脂及抗脂質過氧化等多種藥理作用,但對其抗衰老作用和分子機制等研究尚不清楚。該工作以經典的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為衰老模型,**建立了集單線蟲進樣、長期培養、運動監測、固定及成像多功能的集成化微流控藥物評價平臺,研究考察了天然提取物白藜蘆醇苷對線蟲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機制。研究發現白藜蘆醇苷可在正常和氧化應激條件下顯著延長線蟲壽命,改善其運動行為,并提高其氧化耐受能力。利用特定的轉基因蟲株,發現其延長壽命作用主要與胰島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信號通路的調節作用有關,它可以正向調節胰島素信號通路中的DAF-16蛋白和下游抗氧化蛋白SOD-3的表達,而對此信號通路中衰老相關基因mRNA表達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結論。該工作發現了白藜蘆醇苷對線蟲的抗衰老作用及新的調控機制,顯示了微流控芯片用于整體動物水平高通量/高內涵藥物評價的潛力,并為抗衰老藥物的研究和開發提供了一種新的平臺。